城市低碳发展战略
源自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的所占比例显著,且随着城市地区对能源和其他服务的需求增加,该比例仍持续上升。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气候挑战更为艰巨。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将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应对行动的必要性已迫在眉睫。 由欧盟委员会资助、联合国人居署和宜可城共同执行的“城市低碳发展 […]
源自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的所占比例显著,且随着城市地区对能源和其他服务的需求增加,该比例仍持续上升。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气候挑战更为艰巨。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将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应对行动的必要性已迫在眉睫。
由欧盟委员会资助、联合国人居署和宜可城共同执行的“城市低碳发展战略第二期项目”(Urban-LEDS Phase II),旨在协助地方政府和其城市推进综合气候行动。项目通过宜可城的绿色气候城市(GreenClimateCities)项目所提供的流程方法学,为选定的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和能力建设,并鼓励城市参与全球市长气候与能源盟约(GCoM),探索融资渠道,并支持多层级治理,从而推进有效的行动。
更多资讯请见 urban-leds.org
“城市生态出行导向:构建以人与环境为本的出行方式、提供国际交流及地方政府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支持城市评估其交通系统的挑战与改善机会,转型迈向生态出行模式,有效纳入步行、自行车、共享和公共交通。 这项为期两年(2018-2020)的项目,由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和生态出行联盟(EcoMo […]
“城市生态出行导向:构建以人与环境为本的出行方式、提供国际交流及地方政府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支持城市评估其交通系统的挑战与改善机会,转型迈向生态出行模式,有效纳入步行、自行车、共享和公共交通。
这项为期两年(2018-2020)的项目,由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和生态出行联盟(EcoMobility Alliance)共同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报告展示了中国、印度和乌干达的 6 个城市,如何使用生态出行 SHIFT+ 工具,衡量评估当地的交通运输系统。
城市转型联盟(Urban Transitions Alliance)为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工业和前工业城市建立联系,一同加速迈向具有雄心和包容性的转型进程,并展现他们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导力。联盟城市分享他们在各自独特的工业遗产背景下,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以及相关经验、知识和良好实践。联盟通过由宜可城管理的交流平台,协助城市确定并擅用其专业知识,共创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战略。
更多资讯请见 Urban Transitions Alliance
2019-2021 年间,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与联合国减灾战略署东北亚办事处和全球教育培训研究所(UNDRR ONEA-GETI)共同组织了城市韧性培训系列,协助四个中国地方政府——即宁波市、成都市、上海长宁区和北京市——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脉络下,提高减灾风险能力,并规划和建设韧性城市。
通过培训活动,参训人员在多学科背景专家的支持下,运用联合国减灾署的“城市灾害韧性积分卡”工具,完成了对当地防灾减灾能力,以及韧性城市发展现况的初步评估。
进入 2022 年,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将再与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合作,共同执行新项目“创建韧性城市 2030:提升中国地方灾害韧性”(Making Cities Resilient 2030: Strengthening Local Disaster Resilience in China),重点推进城市韧性战略在中国的在地化,并确保其适用性。
自 2016 年起,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和首尔人力资源开发中心(SHRDC)每年定期为亚洲的地方政府人员举行能力建设培训,协助他们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政策介绍、实地参访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参训人员有机会学习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废弃物管理、市民主导治理等主题领域的最新知识与见解。 2016 […]
自 2016 年起,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和首尔人力资源开发中心(SHRDC)每年定期为亚洲的地方政府人员举行能力建设培训,协助他们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政策介绍、实地参访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参训人员有机会学习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废弃物管理、市民主导治理等主题领域的最新知识与见解。
作为“建筑能效加速器”(Building Efficiency Accelerator,简称 BEA)项目在东亚地区的牵头执行机构,宜可城负责在项目框架下规划和执行工作计划,并协助地方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活动。 通过建筑能效加速器,宜可城协助了来自中国和蒙古的地方政府取得关于政策设计和规划的实用资讯、为项目执行争取国际 […]
作为“建筑能效加速器”(Building Efficiency Accelerator,简称 BEA)项目在东亚地区的牵头执行机构,宜可城负责在项目框架下规划和执行工作计划,并协助地方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活动。
通过建筑能效加速器,宜可城协助了来自中国和蒙古的地方政府取得关于政策设计和规划的实用资讯、为项目执行争取国际融资机会,并强化了与非政府方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
生态出行联盟由致力于推广落实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的地方政府和伙伴组成,通过举办工作坊和论坛,共同朝向创造实施以行人优先、对环境友善的城市出行策略。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已由最初的 6 个城市,增加至 23 个来自全球不同区域的城市。联盟始终致力于与位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和伙伴开展合作,旨在成为真正的全球行动者。联盟城市皆已在提升和实施可持续城市出行方面,付出诸多努力。
宜可城可协助同样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城市、乡镇和区域与彼此建立联系,并提升雄心壮志。
绿色气候城市项目所提供的流程方法,可协助城市逐步实现气候中和。该流程方法和其搭配的测量、报告和核查(MRV)框架,已经城市低碳发展战略项目(Urban-LEDS)城市测试应用。
更多资讯请见 GreenClimateCities Program
绿采+(Procura+)是由公共机构组成的网络,旨在就可持续、绿色和创新采购进行连结、交流和采取行动。2004 年,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于欧洲成立的绿采+网络,通过定期会议、工作坊和撰写出版案例报告,支持网络成员进行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此外,网络成员还可获得相关领域专业建议,定制专属的绿色公共采购计划,并通过 Procu […]
绿采+(Procura+)是由公共机构组成的网络,旨在就可持续、绿色和创新采购进行连结、交流和采取行动。2004 年,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于欧洲成立的绿采+网络,通过定期会议、工作坊和撰写出版案例报告,支持网络成员进行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此外,网络成员还可获得相关领域专业建议,定制专属的绿色公共采购计划,并通过 Procura+ 大赏展示行动成果。
绿采+ 东亚绿色采购网络支持中国、韩国、日本和蒙古地方政府,通过可持续、绿色和创新采购,实现可持续和低碳发展目标。该网络由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在宜可城全球可持续采购中心和其他战略伙伴的支持下执行管理。
更多资讯请见 procuraplus.org
“自然城市平台”(CitiesWithNature)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组织共同推进的合作伙伴倡议。在其框架下建立的线上互动平台,提供了丰富指南、工具和案例研究,可助力城市重新检视他们与自然的关 […]
“自然城市平台”(CitiesWithNature)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组织共同推进的合作伙伴倡议。在其框架下建立的线上互动平台,提供了丰富指南、工具和案例研究,可助力城市重新检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共生共荣。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已正式认定“自然城市平台”可作为各级地方政府报告其对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承诺和雄心壮志的正式平台。
更多资讯请将 citieswithnatu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