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城市东亚项目专家座谈会:首日回顾
由宜可城东亚秘书处组织的能源安全城市东亚项目专家座谈会正式于今日在北京召开,吸引了来自了 70 余名与会者,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蒙古的 11 个东亚城市的国家和城市代表、国际知名专家和可持续能源方面的工业代表们。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创立总监兼城市议题主席 Konrad Otto-Zimmermann 拉开座谈会序幕。通过就城市基础设施的长使用期限以及其在环境上面长期的影响,他极力主张城市采用更加有抱负性的行动来实现他们转型到低风险、低碳以及高韧性能源系统。“无论我们采用什么基础设施,他们都会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三思我们究竟要投资什么。我们不仅为今天负责任,还有明天。”他还补充说,城市只有尽快在设定了有雄心壮志的目标并且承诺采取更加彻底性的行动,才能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爱兴先生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中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他强调地区合作的价值,同时强调向东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过去已经和西方许多国家合作,但是在区域间的合作方面却极其缺乏。实际上,很多事情,我们需要向东方学习。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是一个口号、标语,而是事实。”
在承认西方就提高对气候变化认识和在气候谈论中设定全球议题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的同时,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和董事长及也是国际太阳能协会副主席黄鸣先生,也提醒听众脚踏实地采取行动的重要性。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技术研究知识以及对自己女儿那代人能够在中国享受蓝天白云纯净空气的美好愿景,黄鸣先生说,城市和政府都应该向商业学习。“机动车产业和科技产业很少在大会上讨论政治,但是他们却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并且销售他们的产品。在应对能源问题方面,我们有许多值得向工业方面改进的方面。”
中国宜兴市,韩国清州市、麟蹄郡、全州市和三陟市,日本的大阪市、东京市和横滨市、以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在他们城市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做了展示。尽管这些城市有各不相同的环境条件、地理、文化、工业特色和政治结构,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表示出对创造低碳、高韧性和宜居城市的希望。为了实现这些愿望,他们已经为减低排放和能源消耗设立了目标,同时立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城市整体能源使用中的比例。
下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德国弗赖堡市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城市案例,为听众提供了西方国家对城市能源转型的见解和分析。同时,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的专家也展示了现行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可再生能源科技和工具。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及日本环境能源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Eric Martinot 博士表示:“可能你们中间有些人对此并不很了解,但是可再生能源事实上已经在今年能源投资市场占有最大的比率。”在展示了关于能源系统转型的众多城市案例后,他继续说:“全球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地方行动案例,以及对于可再生能源投资的财政支持,我们已经拥有必须的科技和政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创新式、能够把可再生能源融合到现的体系中的商业模型。”
第一天的能源安全城市东亚项目专家研讨会在专家和参会者的讨论中结束。尽管部分参与者对于实现 2030 目标的可行性和在城市范围应用风能和太阳能的投资仍有疑虑,其他参会者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更有效的融合众多可再生能源选项到现有的能源系统中来。韩国绿色科技中心,宜可城专家座谈会的联合主办方,也对其在韩国科研活动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解释了他们如何为企业和政府间搭建桥梁,同时促进和实践韩国绿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