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召开,全球合作伙伴增至25家

9月24日至25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举办,主题为“美丽滨海: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滨海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入交流、共谋合作。为期两天的论坛安排了十余场丰富活动,以平行论坛、专题研讨、特色活动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展开,聚焦滨海生态系统保育与修复、气候变化应对与实践、生物多样性金融与蓝色经济、亚洲候鸟迁飞通道守护以及可持续滨海管理伙伴关系构建等核心议题,凝聚广泛共识,推动务实合作。
全球滨海论坛新伙伴加入仪式
作为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黄海湿地以独特生态环境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典范。盐城同时拥有两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处国际重要湿地和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湿地面积达76.96万公顷,保护率达50.9%。从空中俯瞰,亚洲最大的海岸湿地黄海湿地宛如扇形铺展,潮汐孕育着不断延伸的滩涂,成为候鸟栖息和野鹿栖居的生命家园。
2023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携手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滨海论坛,发布《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自论坛发起之始,宜可城作为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初创成员之一,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英国皇家鸟类协会、天合公益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湿地国际、剑桥大学、国际鹤类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加纳环境保护署等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一道,积极支持论坛筹备与开展。
全球滨海论坛以中国智慧凝聚国际共识、推动绿色发展议程,正是这份初心与成效,吸引了更多伙伴加入这场“滨海守护行动”。
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全球滨海论坛新伙伴加入仪式,随着新伙伴的正式加盟,论坛伙伴数量从最初的15家增至25家,覆盖全球五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
作为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于9月24日晚举行。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丹红、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严汉平,以及国际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和重要合作伙伴出席会议,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章新胜主持会议。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
宜可城副秘书长科比·布兰德作为地方政府参与工作组代表通过视频发言,回顾了《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发布以来取得的关键成果,高度赞扬论坛在凝聚全球滨海保护行动中的核心作用,再次强调地方行动在实现全球目标中的重要性。他表示,希望通过宜可城的全球网络、包括“自然城市行动平台”在内的关键平台和倡议,以及宜可城在《生物多样性公约》《迁徙物种公约》《湿地公约》等重要国际环境公约与进程中担任地方政府协调员的独特角色,持续支持全球滨海论坛各项议程和目标的落实,并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