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北京国际清洁空气论坛顺利召开 宜可城助力地方城市交流协作 共探减污降碳路径

9 月 11-12 日,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 2025 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 “减污降碳 区域协同” 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地方政府代表、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跨区域合作推进减污降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案。作为论坛重要支持单位,宜可城积极联动全球资源,为论坛注入国际视野与实践经验。
主论坛环节,宜可城全球秘书长吉诺・范比金(Gino Van Begin)受邀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宜可城始终坚持与城市与地方政府展开深度协作,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独特挑战,制定针对性策略。吉诺・范比金为与会来宾介绍了宜可城的全球实践:在欧洲,“宜可城行动基金(ICLEI Action Fund)” 支持非营利组织与学术机构运用数据和先进技术开展高效气候与环境行动;在美国和欧洲, 宜可城通过EIE( Environmental Insights Explorer) 项目应用,帮助城市简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流程,让气候行动更具数据支撑、更易落地;在东亚地区,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东亚碳中和城市加速器项目系统研究、收集并推广东亚城市在低碳发展中的创新案例和最佳实践。2025年,宜可城东亚秘书处针对三座东亚大都市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展开专项调研,梳理城市空气质量管控优秀经验。《2025碳中和城市最佳实践编选》将于年底发布,为城市之间的经验交流与互鉴提供可靠依据。吉诺・范比金呼吁全球地方政府加强紧密协作,为全球减污降碳与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宜可城全球秘书长吉诺·范比金先生作开幕致辞
DRYADS是由“宜可城行动基金”资助的亮点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希腊雅典国立卡波季斯特里安大学与希腊环境与能源部联合牵头实施,聚焦森林和城郊地区的火灾风险管理与应对。丽娜·马古拉(Lina Magoula),雅典国立卡波季斯特里安大学信息学与电信系SCAN实验室技术经理,在主论坛的“数智化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环节分享了DRYADS项目的进展与成果。 通过人工智能模型,DRYADS 实现早期火情智能监测、废弃物火灾风险识别及火灾演化预测,结合 “数字孪生” 地理信息模型与物联网技术,可实时模拟火灾行为,为科学决策和前瞻性防控提供支持。目前,希腊沃拉 – 沃乌利亚格梅尼市等地方政府将DRYADS项目成果与无人机、固定巡逻摄像头等城市监测网络对接,显著提升城市火灾防控应对能力。作为从科研走向应用的典范,DRYADS 不仅在希腊本土试点见效,更为其他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防灾经验,助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韧性、落实地方气候变化减缓战略。
丽娜·马古拉(Lina Magoula),雅典国立卡波季斯特里安大学信息学与电信系SCAN实验室技术经理做主旨演讲
首尔市气候环境本部大气政策课的申殷澈在主旨演讲中围绕“2030清新首尔”核心实施战略展开详细解读。该战略包括加快将柴油车替换为低排放车辆,将排污车辆限行范围扩大到整个首尔地区,支持尽早报废国四排放柴油车,推行首尔式绿色施工,扩建更多污染防止设施,以及积极管控臭氧风险。此外,他还重点介绍了首尔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目前,首尔已在70个万平以上的大型建筑工地完成该系统的安装部署。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可动态掌握工地颗粒物排放情况,并据此精准实时发布颗粒物排放管理措施,为首尔市精细化管控PM2.5等重点大气污染物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进一步助力“2030清新首尔”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首尔市政府气候环境本部大气政策课申殷澈组长做主旨演讲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兼中国首席代表朱澍先生主持了11日下午主论坛的互动讨论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法国苏伊士阿里亚科技公司、日本国立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与讨论,分享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应对气候和空气污染挑战以及区域协同行动等方面。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兼中国首席代表朱澍先生主持11日下午主论坛的互动讨论环节
宜可城将继续通过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与知识共享等活动,助力城市从适应气候变化转向主动引领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次论坛,宜可城进一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促进中国城市与全球同行的紧密协作与知识共享,为全球减污降碳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