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中国的社会和环境转型
中国高速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背后,伴随而来的是飙升的碳排放量和负面环境影响。然而,在成为全球每年最大的排放者后,中国为寻求更美好的未来,开始极力保护自然资源,恢复生态平衡。为此,中国推进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研究和绿色投资等重大变革,并逐渐由讲求高速的发展模式,转向追求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国家五年规划中,并积极倡导投资清洁能源、采用绿色融资举措和建立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然而,单靠经济产业的绿色化,远不足以实践生态文明的愿景——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路上,还需要教育和全民的参与。
2019 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5)上,中国召集了在生态文明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展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引导他们的行动为《巴黎协定》作出贡献,并助力恢复生态和促进社会繁荣。
中、美、欧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融合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认知到政府和社区必须彻底重新思考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摆脱采掘式和具破坏性的经济手段。而这份对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仅存在于中国,类似的原则也出现在美国的“零废弃运动”和起源于欧洲的“循环经济”概念中。随着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对于通过多元的气候行动框架,找寻守护地球解决方案的兴趣日益浓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在国际间广为流传,并被运用在不同的地方情景中。
这个多元融合的概念已逐渐在中国发酵。宜可城绿色循环城市联盟成员长春市和大同市皆开展了循环发展模式的相关实践。而由中国国务院和生态环境部共同发布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则旨在为 11 个试点城市和 5 个试点区域提升能力,在地方层级制定具扩展潜力的路线图,以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和遏制非法倾倒固体废弃物。
北京亦庄:向前迈进的范例
北京亦庄被选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之一。位于北京市南部的亦庄,于 1992 年开始建设,目前管理面积为 58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领域由农业转移到产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无废城市倡议使亦庄更积极地动员市民参与,齐力改善城市环境和社会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减缓环境问题之余,亦庄更竭其所能确保当地的公共事业、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符合居民需求。此外,为提升公众对于其他可持续发展举措的接受度,亦庄将公众参与设为其无废城市倡议中的一项关键要素,为更多可持续的个人生活方式提供支持,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社区意识。
通过无废城市倡议提升居民参与和包容性
2020 年,宜可城希望通过城市转型联盟项目支持北京亦庄实施其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在项目中纳入“平等”的元素,确保当地居民在过程中有所参与和收获。另外,宜可城也可协助亦庄与芬兰图库市、美国匹兹堡市和辛辛那提市等已具备无废倡议经验的城市,进行知识交流。联盟另一成员美国巴尔的摩市也将于 2020 年启动无废计划。
与此同时,联盟及其成员城市也将积极学习北京亦庄和其他中国城市实现生态文明的经验。生态文明框架中对于社会层面的诠释,可为社会公平对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意义激发新的想法和启示。
阅读原文 / 原文作者为宜可城全球秘书处 Matteo Bizzotto 和 Hannah Roths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