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企业合作共筑绿色发展新未来——2025 MIECF “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合作”圆桌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5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2025MIECF)于3月27日至3月29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举办。本届大会围绕“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的主题,举办国际性论坛、项目推介洽谈会以及绿色配对等多项合作交流活动,重点关注城市转型、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废弃物管理、能源效益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月27日上午,2025MIECF开幕典礼邀请澳门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张永春,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国家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孙金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署理特派员孙向阳及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贵州省、云南省等高级别代表担任主礼嘉宾。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秘书长吉诺·范比金受邀作主旨发言,围绕大会主题介绍了全球地方气候行动的趋势,着重强调了城市在引领气候行动中的关键角色,呼吁通过实现净零排放、推动公平和包容发展、加强提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及城市韧性,共建绿色、宜居、美丽的未来城市。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秘书长吉诺·范比金在2025MIECF开幕典礼作主旨发言
论坛期间,宜可城东亚秘书处牵头组织“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合作”圆桌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贵州省、广东省、云南省、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泰国曼谷、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巴西圣保罗和贝尔雅格丁、菲律宾蒙廷卢帕等数十位地方政府代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界重要人士参会,旨在帮助城市对接创新的绿色低碳技术和投资机会,促进企业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此外,澳门特别行政区招商投资促进局行政管理委员会黄伊琳委员、环境保护局环境规划处吴时要处长作为宜可城圆桌研讨会支持单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合作”圆桌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秘书长吉诺·范比金向与会嘉宾作开幕致辞。他指出,随着全球超半数人口汇聚于城市,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间的紧密协作变得尤为关键,亟待将净零战略、循环经济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以构建更具韧性、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社区。其中,强有力的城市与企业合作是扩大气候行动的关键所在。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秘书长吉诺·范比金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合作”圆桌研讨会作欢迎致辞
研讨会的第一个环节以“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与实践”为主题,聚焦城市低碳转型路径的全球案例与实践,巴西贝卢雅尔丁市环境事务秘书长Eduardo Bruno da Silva Galvão、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肖晓峰、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木文兵、日本东京都政府特派员唐木良子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巴西贝卢雅尔丁市环境事务秘书长Eduardo Bruno da Silva Galvão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伯南布科州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以及城市建筑和土地税更新等地方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这些举措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激励企业和居民参与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土地利用,持续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巴西贝卢雅尔丁市环境事务秘书长Eduardo Bruno da Silva Galvão作主旨发言
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肖晓峰以“厚植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行业发展含金量”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北京市针对汽修行业VOCs减排治理,通过标准引领、分级管控、科技赋能和帮扶一体等举措,规范行业管理,推动绿色发展,未来将继续推进标准落地、提级创绿和集约化管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 为其他城市治理VOCs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Xiaofeng Xiao, Deputy Director of Beijing Pollution Source Management Center, delivered a keynote speech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木文兵详细介绍昆明市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成果,涵盖森林碳汇发展、光伏专项推进、低碳城市规划以及绿色建筑实施等关键领域;日本东京都政府特派员唐木良子分享了日本城市迈向净零排放的去碳化努力,重点介绍了东京绿色建筑项目、太阳能设施安装规定以及城市间合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有效举措。
圆桌讨论环节,泰国曼谷环境部公共公园办公室主任Pajariya Mahakanjana、 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端宁、寰智(深圳)绿色发展董事长翟生强、乌兹别克斯坦北欧国际大学国际事务部主管Navruz K.Islamov、斐济国际商会驻中国联络处会长李浩林等代表围绕企业参与跨区域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他们一致肯定了跨区域合作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认为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技术与经验的交流共享,为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路径。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席、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董雅红在会上深入分享了中国青岛市灵山岛和浙江省最南端雁浦湾负碳区域建设的成功案例。她详细阐述了通过科学设定碳达峰目标、实施碳减排试点项目等关键举措,成功实现区域碳负排放的实践成果,并提出了加强乡镇级碳管理等前瞻性建议,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席、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董雅红作主旨发言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王英贤指出,贵州省借助科技创新之力,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斐然,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水质持续向好。在“大数据+”环境管理领域,贵州积极探索,成功开展多项创新实践,涵盖数字化监测、跨部门数据共享等诸多方面,为生态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王英贤作主旨发言
圆桌讨论环节,巴西圣保罗州投资促进机构(上海)首席代表殷吉、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陈晶、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秘书长王东教授、韩国环境产业技术院中国代表处高级研究员车穆承、深圳合一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玉卿分别就技术标准化、国际经验本土化等议题进行发言,进一步确认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碳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对于实现全球绿色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在会上介绍了东亚碳中和城市加速器项目并正式发布绿色城市产业联盟合作平台。东亚碳中和城市加速器项目将系统地研究、收集并推广东亚城市在低碳发展中的创新案例和最佳实践。通过编撰案例集和举办年度知识交流活动,该项目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参考,助力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绿色转型进程。绿色城市产业联盟则致力于促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速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污染治理、绿色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等领域,通过举办论坛、开展调研对接以及实施能力建设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城市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东亚区域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3月28日,圆桌研讨代表参加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地考察,探索创新低碳解决方案和粤澳合作可持续发展努力。代表团参观了零碳岛共享实验室,了解了旨在实现碳中和及能源效率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在随后的交流会上,代表们就加强区域合作以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交换见解,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探索。最后,与会者在粤澳深度合作区展览馆参观了城市间合作和创新技术如何塑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团代表合影
本次研讨会及相关考察活动为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和城市企业合作搭建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与互鉴平台。未来,宜可城将持续深化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携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