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强韧性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为中国成都市举办了为期一天的韧性能力建设培训。约 50 名来自成都市政府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住房、气象、交通、金融、公共安全和水资源等部门的相关官员和区局代表参与了此次培训,并在专家的支持下,一同完成了对该市韧性发展现状的初步评估。
成都不仅是中国悠久历史中一个要塞和首都城市,更是闻名中外、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所在地。都江堰以无坝引水的方式,同时解决自动分流、排沙和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两千多年来发挥蓄水防洪作用,让成都免受洪水和干旱的侵害。纵使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高速的今天,成都市也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物流、贸易、文化和交通的枢纽,都江堰依然日复一日守护着成都平原。
2008 年汶川大地震让四川省受到世界关注。接着,四川省又再面临了 2013 年芦山地震和 2017 年九寨沟地震等挑战。尽管这些地震的震中位于其他城市,但其影响远至四川省省会成都。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日益显著,成都也饱受洪水、热浪和干旱的困扰。
成都对韧性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副处长徐伟说:“2019 年成都被选为中国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之一,因此,所有市政部门皆须参与在该市灾害风险总体评估中。”更重要的是,通过部门间的共同努力,成都市已成功辨识出过去十年间所有存在的潜在问题。正如成都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熊发荣所言,“成都正致力于打造低碳、有韧性的模范城市。”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害管理与重建研究所(IDMR)的田兵伟副教授则分享道:“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已成立了减灾研究中心和应急管理学院,并开办研究和课程,期望使四川省成为城市韧性和防灾减灾领域的佼佼者。”
在联合国东北亚减灾办公室和全球教育培训学院(UNDRR ONEA-GETI)的支持下,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于 1 月 7 日为成都市提供了为期一天的培训,以增强其适应气候变化和韧性的能力。
参与培训的成都市政府官员应用联合国减灾战略署的“城市灾害韧性”记分卡,对该市当前的防灾减灾现况和城市韧性进行了初步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市在“加强制度,实现城市韧性(要素六)” 和“确保有效的灾害响应(要素九)”等领域表现较佳;但对于“理解并加强城市韧性的社会能力(要素七)”方面则因与会者难以辨识关联组织是否隶属于政府,而难以进行评估。
通过培训,与会者对于气候变化适应和城市韧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并在过程中就该市可如何提升能力提出了新的想法。与会的成都市政府官员认为培训中概念讲解、案例分享、工具运用、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都十分有意义。 不过,他们也建议整体培训的材料和内容,可更聚焦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建设。
本系列的首场培训已于 2019 年在宁波举行。考量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爆发,另外两场培训将推迟至 2020 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