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借助伙伴关系 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研究人员已达成共识:为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内的宏伟目标,需对材料和碳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作出重大改变。近期发布的《1.5 度生活方式报告》(1.5-Degree Lifestyles Report)和《未来生活方式项目》(Future Lifestyles Project)等报告皆指出,人们须在 2050 年前减少当前生活方式中至少 80%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项研究建议个人生活方式碳足迹应以 2030 年时将至 2.5 吨、2040 年 1.4 吨和 2050 年 0.7 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q)为目标,逐步减少排放量。 研究人员已达成共识:为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内的宏伟目标,需对材料和碳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作出重大改变。近期发布的《1.5 度生活方式报告》(1.5-Degree Lifestyles Report)《未来生活方式项目》(Future Lifestyles Project)等报告皆指出,人们须在 2050 年前减少当前生活方式中至少 80%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项研究建议个人生活方式碳足迹应以 2030 年时将至 2.5 吨、2040 年 1.4 吨和 2050 年 0.7 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q)为目标,逐步减少排放量。 作为 2022 年宜可城全球大会系列预热活动“迈向马尔默之路”(Road to Malmö)一环所组织的“借助城市伙伴关系培养可持续生活方式”(Fostering sustainable lifestyles with urban partnerships)研讨会,邀请到研究项目的合作伙伴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从政策、企业和学术界的视角,剖析不同利益相关方可为此目标发挥的作用。 会上,各界利益相关方代表一致认同这项挑战是相互关联的,且需要各方尽其所能,从而促成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德国公共利益智库 Hot or Cool Institute 常务主任 Lewis Akenji 抛出了发人深省的提问:“只有家庭和个人需改变消费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生活方式并非凭空存在的,而是会受到基础设施、社会规范、职场文化和人们签订的合同影响。诚然,生活方式存在于更广泛的叙事中,而它也必须有所改变。” 而格拉斯哥市议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利益相关方管理员 Duncan Booker 博士则表示,“虽然在缔约方大会上作出允诺的是国家政府,但致力于兑现构建低碳和具有气候韧性未来承诺的是城市。”  

循环经济原则、战略与商业模式可如何促进可持续消费

“城市是消费和生产相遇之地,可为推行‘1.5 度生活方式’提供完美支持,”宜可城全球秘书长 Gino Van Begin 强调,“城市管理部门可创造意识,并依照生活方式变革的需求,提供有利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其中,食品、住房、交通、商品、服务和娱乐等占城市居民生活碳足迹约 75% 的六大重点领域,需优先完成转型。” 另外,企业和政府间更进一步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循环经济部门主任 Brendan Edgerton 表示,政府和企业虽各有其影响力,但要实现‘1.5 度生活方式’,他们不能单凭一己之力。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可通过对话、投资或政策实验等方式实现。 Van Begin 也特别介绍了‘宜可城循环圈’(ICLEI Circulars)领跑城市之一芬兰图尔库市的良好案例。他表示,“图尔库市日前发起了‘1.5 度生活方式’倡议,以展示该市正如何为助力世界达成 1.5 度目标做出贡献。例如,通过投资可持续能源和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创新和低碳交通等举措,图尔库市已成功将排放量减半。” 图尔库市市长 Minna Arve 同时也是兼宜可城全球网络的副主席和循环发展议题代表。 会议也强调了多方协作和以创新方式促进社区参与的价值。匈牙利研究机构 Green Dependent Institute 的高级专家 Edina Vadovics 介绍了当地城市试行“气候票据系统”(climate ticket system)的案例。该系统使市民了解他们所留下的碳足迹,并为他们提供机会,通过支持在幼儿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等地方倡议,为他们产生的排放量作出补偿。  

以基于城市的举措 应对可持续消费挑战

会议的第二部分聚焦由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IGES)、Hot or Cool Institute 与数个合作伙伴公共实施的“展望未来低碳生活方式与机构转型项目”(Envisioning Future Low-Carbon Lifestyles and Transitioning Instruments Project)。该项目举办了市民工作坊和家庭实验,并根据采行低碳生活家庭的经验,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政策建议。鉴于地方特色和限制,城市和国家在生活方式变革方面的减排潜力有显著差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生活方式项目”(Sustainable Lifestyles Program)官员 Garette Clark 表示,“可供家户选择的多元性并不相同——某些地区的人们可较轻易地为更美好、更轻松的生活方式作出决定;但其他地区的人们则受制于得以满足需求的基础设施或系统体制。” 这些状况因地而异,但也取决于经济机遇。尽管泰国暖武里府、印度新德里和巴西圣保罗可以实现 2030 年低碳生活方式的目标,“我们也发现,在南非开普敦、日本京都、横滨等城市,仅采取消费方面的举措并不足够,”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研究员 Aditi Khodke 总结说道,“在生产方面推进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变革,对于实现 2030 年 2.5 吨生活方式的目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会上,来自不同城市的项目合作伙伴明确了当地面临的挑战。例如,城际通勤者众多的日本横滨市,需依赖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交通领域的排放问题。而要拓展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并确保以公平和包容的方式完成转型,文化层面和思维模式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布“人类住区路径”和政策建议

会议也见证了《气候行动路径:人类住区》(Climate Action Pathway: Human Settlements)报告中“废弃物与消费”(Waste and Consumption)环节的发布。该环节内容由联合国环境署和宜可城共同编写而成,特别强调了涉及‘1.5度生活方式’、无废城市和社会公平等三个主要影响面向的行动。这是“马拉咯什伙伴合作关系全球气候行动”(Marrakech Partnership Global Climate Action)所开发的其中一项“气候行动路径”。该伙伴关系是一项重要机制,致力于在格拉斯哥 COP26 峰会召开前,深化政府和非缔约方利益相关方间的合作。而“人类住区路径”则遵奉着个人生活方式碳足迹于 2030 年降至 2.5 吨、2040 年 1.4 吨、2050 年 0.7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智利高层气候行动倡导者 Gonzalo Muñoz 在会上就废弃物和消费行动议题下了结语,“单靠行为改变是不够的——城市中有助于实现净零目标的基础设施、粮食系统、住房、交通出行、产品和服务等措施也必须到位。要为实现无废城市做出系统性变革,必须通过实施社会公平的循环经济干预措施。而为确保各方的需求皆获得充分考虑,不让任何一方在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掉队,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阅读原文  /  本文翻译改写自宜可城全球秘书处循环发展项目官员 Charis Hoffmann 刊登于 “宜可城循环圈” 的博客文章 How cities are fostering sustainable lifestyles with urban partnerships

 

研究人员已达成共识:为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内的宏伟目标,需对材料和碳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作出重大改变。近期发布的《1.5 度生活方式报告》(1.5-Degree Lifestyles Report)《未来生活方式项目》(Future Lifestyles Project)等报告皆指出,人们须在 2050 年前减少当前生活方式中至少 80%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项研究建议个人生活方式碳足迹应以 2030 年时将至 2.5 吨、2040 年 1.4 吨和 2050 年 0.7 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q)为目标,逐步减少排放量。

作为 2022 年宜可城全球大会系列预热活动“迈向马尔默之路”(Road to Malmö)一环所组织的“借助城市伙伴关系培养可持续生活方式”(Fostering sustainable lifestyles with urban partnerships)研讨会,邀请到研究项目的合作伙伴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从政策、企业和学术界的视角,剖析不同利益相关方可为此目标发挥的作用。

会上,各界利益相关方代表一致认同这项挑战是相互关联的,且需要各方尽其所能,从而促成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德国公共利益智库 Hot or Cool Institute 常务主任 Lewis Akenji 抛出了发人深省的提问:“只有家庭和个人需改变消费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生活方式并非凭空存在的,而是会受到基础设施、社会规范、职场文化和人们签订的合同影响。诚然,生活方式存在于更广泛的叙事中,而它也必须有所改变。”

而格拉斯哥市议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利益相关方管理员 Duncan Booker 博士则表示,“虽然在缔约方大会上作出允诺的是国家政府,但致力于兑现构建低碳和具有气候韧性未来承诺的是城市。”

 

循环经济原则、战略与商业模式可如何促进可持续消费

“城市是消费和生产相遇之地,可为推行‘1.5 度生活方式’提供完美支持,”宜可城全球秘书长 Gino Van Begin 强调,“城市管理部门可创造意识,并依照生活方式变革的需求,提供有利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其中,食品、住房、交通、商品、服务和娱乐等占城市居民生活碳足迹约 75% 的六大重点领域,需优先完成转型。”

另外,企业和政府间更进一步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循环经济部门主任 Brendan Edgerton 表示,政府和企业虽各有其影响力,但要实现‘1.5 度生活方式’,他们不能单凭一己之力。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可通过对话、投资或政策实验等方式实现。

Van Begin 也特别介绍了‘宜可城循环圈’(ICLEI Circulars)领跑城市之一芬兰图尔库市的良好案例。他表示,“图尔库市日前发起了‘1.5 度生活方式’倡议,以展示该市正如何为助力世界达成 1.5 度目标做出贡献。例如,通过投资可持续能源和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创新和低碳交通等举措,图尔库市已成功将排放量减半。” 图尔库市市长 Minna Arve 同时也是兼宜可城全球网络的副主席和循环发展议题代表。

会议也强调了多方协作和以创新方式促进社区参与的价值。匈牙利研究机构 Green Dependent Institute 的高级专家 Edina Vadovics 介绍了当地城市试行“气候票据系统”(climate ticket system)的案例。该系统使市民了解他们所留下的碳足迹,并为他们提供机会,通过支持在幼儿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等地方倡议,为他们产生的排放量作出补偿。

 

以基于城市的举措 应对可持续消费挑战

会议的第二部分聚焦由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IGES)、Hot or Cool Institute 与数个合作伙伴公共实施的“展望未来低碳生活方式与机构转型项目”(Envisioning Future Low-Carbon Lifestyles and Transitioning Instruments Project)。该项目举办了市民工作坊和家庭实验,并根据采行低碳生活家庭的经验,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政策建议。鉴于地方特色和限制,城市和国家在生活方式变革方面的减排潜力有显著差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生活方式项目”(Sustainable Lifestyles Program)官员 Garette Clark 表示,“可供家户选择的多元性并不相同——某些地区的人们可较轻易地为更美好、更轻松的生活方式作出决定;但其他地区的人们则受制于得以满足需求的基础设施或系统体制。”

这些状况因地而异,但也取决于经济机遇。尽管泰国暖武里府、印度新德里和巴西圣保罗可以实现 2030 年低碳生活方式的目标,“我们也发现,在南非开普敦、日本京都、横滨等城市,仅采取消费方面的举措并不足够,”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研究员 Aditi Khodke 总结说道,“在生产方面推进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变革,对于实现 2030 年 2.5 吨生活方式的目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会上,来自不同城市的项目合作伙伴明确了当地面临的挑战。例如,城际通勤者众多的日本横滨市,需依赖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交通领域的排放问题。而要拓展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并确保以公平和包容的方式完成转型,文化层面和思维模式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布“人类住区路径”和政策建议

会议也见证了《气候行动路径:人类住区》(Climate Action Pathway: Human Settlements)报告中“废弃物与消费”(Waste and Consumption)环节的发布。该环节内容由联合国环境署和宜可城共同编写而成,特别强调了涉及‘1.5度生活方式’、无废城市和社会公平等三个主要影响面向的行动。这是“马拉咯什伙伴合作关系全球气候行动”(Marrakech Partnership Global Climate Action)所开发的其中一项“气候行动路径”。该伙伴关系是一项重要机制,致力于在格拉斯哥 COP26 峰会召开前,深化政府和非缔约方利益相关方间的合作。而“人类住区路径”则遵奉着个人生活方式碳足迹于 2030 年降至 2.5 吨、2040 年 1.4 吨、2050 年 0.7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智利高层气候行动倡导者 Gonzalo Muñoz 在会上就废弃物和消费行动议题下了结语,“单靠行为改变是不够的——城市中有助于实现净零目标的基础设施、粮食系统、住房、交通出行、产品和服务等措施也必须到位。要为实现无废城市做出系统性变革,必须通过实施社会公平的循环经济干预措施。而为确保各方的需求皆获得充分考虑,不让任何一方在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掉队,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阅读原文  /  本文翻译改写自宜可城全球秘书处循环发展项目官员 Charis Hoffmann 刊登于 “宜可城循环圈” 的博客文章 How cities are fostering sustainable lifestyles with urban partnerships

 

全球秘书处
Kaiser-Friedrich-Straße 7, 53113 Bonn, Germany
T: +49-228 / 97 62 99-00
F.+49-228 / 97 62 99-01 Email: www.iclei.org
欧洲
欧洲秘书处
Leopoldring 3, 79098 Freiburg, Germany
www.iclei-europe.org
布鲁塞尔办公室
Av. de Tervuren 35
1040 Bruxelles
Belgium
非洲
Physical address:
3 Knowledge Park
Century City
Cape Town
8001
South Africa
Postal address:
PO Box 5319
Tygervalley
7536
South Africa
africa.iclei.org
北美洲
加拿大办公室
401 Richmond St. W
Studio 204
Toronto, Ontario
M5V 3A8, Canada
www.icleicanada.org
美国办公室
536 Wynkoop St.
Suite 901
Denver, Colorado
USA 80202
www.icleiusa.org
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区秘书处
Eje Central Lázaro Cárdenas 13 Edificio Miguel Abed Piso 5 Oficinas 506 y 507, Alcaldía Cuauhtémoc, Centro 06050 CDMX, México
www.iclei.org.mx
南美洲
南美洲秘书处
Rua Marquês de Itu, 70 - 14º andar Vila Buarque CEP 01223-000 São Paulo, SP, Brasil
South American Secretariat
南亚
南亚秘书处
Ground Floor, NSIC-STP Complex NSIC Bhawan, Okhla Industrial Estate New Delhi – 110020, India
southasia.iclei.org
东亚
东亚秘书处
14/F, Seoul Global Center Building, 38 Jongno, Jongno-gu, Seoul, South Korea (110-110)
eastasia.iclei.org
日本办公室
1-14-2 Nishi-Shimbashi,
Minato-ku
Tokyo, Japan 105-0003
japan.iclei.org
韩国办公室
(10390) 경기도 고양특례시 일산서구 킨텍스로 217-59 사무동 1002호
Korean Office
北京代表处
1209B Diyang Tower No.2 North Road East 3rd Ring, Chaoyang Dist., Beijing 100027, China
Beijing Office
高雄能力建设中心
4F. No.436, Daye N. Rd., X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812, Taiwan
Kaohsiung Capacity Center
东南亚
东南亚秘书处
c/o The Manila Observator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Campus Loyola Heights, Quezon City 1101 Manila, Philippines
icleiseas.org
印尼项目办公室
Rasuna Office Park III WO. 06-09 Komplek Rasuna Epicentrum Jl. Taman Rasuna Selatan, Kuningan DKI Jakarta, 12960, Indonesia
大洋洲
大洋洲秘书处
level 8/225 Bourke Street, Melbourne VIC 3000, Australia
www.icleiocean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