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然灾害 中国和东盟国家自“应对”转向“预防”
2018 年全球四百多起灾害事件中,超过四成发生在亚太地区。该地区平均每月有八百人因自然灾害遇难,每日约七万人受影响。亚太地区因灾害迁徙的人口数,占全球被迫迁徙者总数的六成。
中国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应急管理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共同在中国—东盟合作的框架下,于 10 月 25 日在南宁市举行了 2019 年中国-东盟减灾及应急管理高官论坛。论坛邀请到 60 余名来自中国和东盟地区的政府官员和相关领域专家,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防灾减灾层面的国际合作。
论坛上,中国国家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副司长史艳萍介绍了中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五年规划,并介绍了 2018 年三月正式组建的中国应急管理部。该部负责领导协同 32 个不同层级的机构,开展防灾、减灾和灾害响应工作。为增强抗灾能力,多数国家已逐渐由“灾后救灾和恢复重建”转向“防灾和减灾”。
|
她也提到,中国的防灾减灾机制正朝 (1)从灾后救援向灾前预防转变 ;(2)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和(3)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等三大重点领域推进转型。
泰国在经历了 2011 年季风季严重的暴雨洪灾之后,已将原本侧重灾害管理的《2007 年防灾减灾计划》,修订为侧重降低灾害风险的《2015 年国家防灾减灾计划》。泰国防灾减灾部副主任 Chainarong Vasanasomsithi 表示,早在热带风暴“杨柳”和“剑鱼”于十月中旬袭击泰国之前,政府自八月起即开始密切观测气象,追踪热气流和风暴动向,并在风暴抵达前一个月,预先启动了三级灾难管理。
|
菲律宾红十字会的 Paul Gilbert Valderrama 则分享了基于灾害预测的融资项目,让人道主义援助能够用于可预期的灾害和影响。以台风为例,他们已就西南和东北部的 19 个省份可能在季风季节面临的灾害开发了四种不同的情景。风险的优先级包括:生命损失、农渔民生计损失,以及房屋受损。这些皆可通过“强化避难工具包(Shelter Strengthening Kit)”进行情景模拟、农作物提前收割,和疏散牲畜等方式,减少损失。
宜可城于 2002 年首次提出 “韧性城市”的概念,支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在面对人口变化、环境挑战、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影响,或其他不可预期的打击和压力时,具备及时应对、修复、适应并维持其主要功能、结构和特性的能力,在变化中稳定而持续地迈向繁荣。宜可城东亚秘书处项目官员孙淼洁介绍了宜可城的方法、工具和平台。她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次重大灾难可能会阻碍多年的健康经济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建设城市韧性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键。”
“就严重程度和频率而言,东盟地区的灾害事件确实有所增加,”东盟秘书处的 Intani Kusuma 表示,“因此,对于东盟而言,建立韧性是紧迫且重要的议题。”她特别感谢中国-东盟论坛为区域内国家的政府和专家,提供了交流灾害风险管理知识和最佳举措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