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城市响应首届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空气污染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据估计,全球每十人中就有九人暴露在受污染的空气中,且只有 12% 的城市空气质量水平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标准。然而,空气污染不分国界,且对妇女、儿童和高龄者的影响格外严重,每年在全球夺走约 700 万人的宝贵生命。为进一步强调为保障人类健康而改善空气质量的需求和重要性,联合国大会于 2019 年决议将 9 月 7 日定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2020 年 9 月 7 日是第一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旨在提供一个能够在全球、区域和地方层面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团结行动的行动平台。今年的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以“人人享有清洁空气”为题,鼓励全球公众一同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清洁空气行动。
伴随高速的都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而来、与日俱增的空气污染物质排放,已使得东亚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的国家、区域和地方政府已意识到在各层级提升空气质量意识,并组织相关行动的重要和急迫性。
作为首届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的支持机构,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协助区域内的城市积极参与相关活动,通过 #CleanAirForAll 倡议分享地方行动与成果,并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中国成都市提供了一场线上培训。
水原是 80 个宣布气候危机并承诺在 2050 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韩国城市之一。该市在 2011 年出台了第一次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计划之后,即站上了疾呼提升空气质量的最前线,并持续推广电动车和氢动能汽车的使用,期望在减少空气污染的同时,助力达成气候中立。另外,该市也将重污染工业园区视为一大优先行动领域,并以城市森林作为减少细颗粒物和减缓热岛效应的重要举措。→ 水原故事
韩国水原市 / 来源:Jongdok Jee @ Pixabay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占该国人口总数的约 45%。过去数十年的经济和人口增长使该市笼罩在浓厚的雾霾中。另外,漫长严寒的冬季时节居民对于供暖的高度需求,也是当地空气污染的一大罪魁祸首。为此,蒙古中央和首都市政府已采取了改善建筑隔热、提升锅炉效率、以改良式燃煤球取代原煤等多种举措,成功于 2019 年将冬季细颗粒物浓度降低了 52%。乌兰巴托市也提出了更远大的目标,期望在未来数年内减少空气污染的 80%。蒙古乌兰巴托副市长 Munkhjargal Dashnyam 的信息短片
蒙古乌兰巴托市 / 来源:Erdenebayar Bayansan @ Pixabay
中国的空气质量治理政策一般由中央政府统筹,再由地方政府具体实施。因此,如同其他中国城市,宜可城的新会员城市成都也始终严谨遵循中国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而随着 2018-2019 年间的机构改组,大气环境和气候行动的工作现皆一并交由成都生态环境局统筹管理执行。
中国成都市 / 来源:Adrian X @ Pixabay
为能更佳地掌握空气质量治理和气候行动的共同效益,成都市参与了由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和日本地球环境战略机构(IGES)共同开发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和规划”培训课程。此培训项目由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CCAC)赞助。约 30 名成都市政府和相关机构人员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了有关短期气候污染物、量化并将大气污染与气候行动协同治理融入政策和决策过程的方法,以及国际上杰出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而为庆祝首届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另外也支持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办了第四届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吸引 100 多位嘉宾实际或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分享交流针对能源和交通领域,协同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行动与经验。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兼中国首席代表朱澍也受邀在论坛第二日的“疫情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启示”环节,分享了北京和首尔两市大气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案例。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兼中国首席代表朱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