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发展战略
源自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的所占比例显著,且随着城市地区对能源和其他服务的需求增加,该比例仍持续上升。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气候挑战更为艰巨。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将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应对行动的必要性已迫在眉睫。 由欧盟委员会资助、联合国人居署和宜可城共同执行的“城市低碳发展 […]
源自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的所占比例显著,且随着城市地区对能源和其他服务的需求增加,该比例仍持续上升。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气候挑战更为艰巨。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将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应对行动的必要性已迫在眉睫。
由欧盟委员会资助、联合国人居署和宜可城共同执行的“城市低碳发展战略第二期项目”(Urban-LEDS Phase II),旨在协助地方政府和其城市推进综合气候行动。项目通过宜可城的绿色气候城市(GreenClimateCities)项目所提供的流程方法学,为选定的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和能力建设,并鼓励城市参与全球市长气候与能源盟约(GCoM),探索融资渠道,并支持多层级治理,从而推进有效的行动。
更多资讯请见 urban-leds.org
TAP 变革行动项目 (Transformative Actions Program,简称 TAP)提供了一个框架,协助具有变革性的地方气候行动与项目筹备融通资金(PPFs)建立联系,并提供可助力提高项目可融资性的工具。该框架将依据变革影响力和长期潜力,对编审中的项目进行筛选。 宜可城建立多元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不同利益相关方追寻 […]
TAP 变革行动项目 (Transformative Actions Program,简称 TAP)提供了一个框架,协助具有变革性的地方气候行动与项目筹备融通资金(PPFs)建立联系,并提供可助力提高项目可融资性的工具。该框架将依据变革影响力和长期潜力,对编审中的项目进行筛选。
宜可城建立多元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不同利益相关方追寻的目标,汇整成为一个具有连贯性的价值链,从而设计出稳健、具有变革性且可融资的项目,加速推进低或零碳,以及气候韧性发展。宜可城各区域的秘书处和办公室,居中协助动员项目组织,和筛选确定优先项目。
更多资讯请见 tap-potential.org
生态物流通过优先考虑健康、安全、低碳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来促进货物运输。它鼓励循环和区域经济,并同时限缩货运所产生的影响。
宜可城的生态物流倡议,旨在通过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管、规划和行政举措,来推动转型城市物流的场景。通过提高地方、区域和国家政府对城市物流领域的重视,宜可城以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式协助当局提升能力,并鼓励采取多层级治理的城市物流政策。
2021 年,宜可城全球秘书处和东亚秘书处共同发布了《东亚城市生态物流:可持续城市交通的新境界》报告。
绿采+(Procura+)是由公共机构组成的网络,旨在就可持续、绿色和创新采购进行连结、交流和采取行动。2004 年,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于欧洲成立的绿采+网络,通过定期会议、工作坊和撰写出版案例报告,支持网络成员进行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此外,网络成员还可获得相关领域专业建议,定制专属的绿色公共采购计划,并通过 Procu […]
绿采+(Procura+)是由公共机构组成的网络,旨在就可持续、绿色和创新采购进行连结、交流和采取行动。2004 年,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于欧洲成立的绿采+网络,通过定期会议、工作坊和撰写出版案例报告,支持网络成员进行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此外,网络成员还可获得相关领域专业建议,定制专属的绿色公共采购计划,并通过 Procura+ 大赏展示行动成果。
绿采+ 东亚绿色采购网络支持中国、韩国、日本和蒙古地方政府,通过可持续、绿色和创新采购,实现可持续和低碳发展目标。该网络由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在宜可城全球可持续采购中心和其他战略伙伴的支持下执行管理。
更多资讯请见 procuraplus.org
作为“建筑能效加速器”(Building Efficiency Accelerator,简称 BEA)项目在东亚地区的牵头执行机构,宜可城负责在项目框架下规划和执行工作计划,并协助地方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活动。 通过建筑能效加速器,宜可城协助了来自中国和蒙古的地方政府取得关于政策设计和规划的实用资讯、为项目执行争取国际 […]
作为“建筑能效加速器”(Building Efficiency Accelerator,简称 BEA)项目在东亚地区的牵头执行机构,宜可城负责在项目框架下规划和执行工作计划,并协助地方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活动。
通过建筑能效加速器,宜可城协助了来自中国和蒙古的地方政府取得关于政策设计和规划的实用资讯、为项目执行争取国际融资机会,并强化了与非政府方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
“城市生态出行导向:构建以人与环境为本的出行方式、提供国际交流及地方政府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支持城市评估其交通系统的挑战与改善机会,转型迈向生态出行模式,有效纳入步行、自行车、共享和公共交通。 这项为期两年(2018-2020)的项目,由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和生态出行联盟(EcoMo […]
“城市生态出行导向:构建以人与环境为本的出行方式、提供国际交流及地方政府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支持城市评估其交通系统的挑战与改善机会,转型迈向生态出行模式,有效纳入步行、自行车、共享和公共交通。
这项为期两年(2018-2020)的项目,由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和生态出行联盟(EcoMobility Alliance)共同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报告展示了中国、印度和乌干达的 6 个城市,如何使用生态出行 SHIFT+ 工具,衡量评估当地的交通运输系统。
生态出行联盟由致力于推广落实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的地方政府和伙伴组成,通过举办工作坊和论坛,共同朝向创造实施以行人优先、对环境友善的城市出行策略。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已由最初的 6 个城市,增加至 23 个来自全球不同区域的城市。联盟始终致力于与位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和伙伴开展合作,旨在成为真正的全球行动者。联盟城市皆已在提升和实施可持续城市出行方面,付出诸多努力。
“亚洲城市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和规划项目”旨在通过能力建设,协助在城市一级推进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项目包含四项主要活动: 与城市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健康、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召开焦点团体讨论,评估城市要将治理短期气候污染物(SLCPs)带入政策和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及工具; 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培训教程,支持亚 […]
“亚洲城市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和规划项目”旨在通过能力建设,协助在城市一级推进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项目包含四项主要活动:
项目由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CCAC)资助,并由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IGES)和亚洲清洁空气(CAA)共同执行。作为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团队于 2021 年发布了《培训实践教程:亚洲城市的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规划 》,旨在协助区域内的城市政策制定者认识协同推进大气治理和减缓气候变化所需的知识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