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七年的经验和借鉴
作为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案例研究的后续活动,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和“亚洲低碳发展策略伙伴关系”(Asia LEDS Partnership,ALP)共同主办了一场线上国际城市交流学习研讨会,为来自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蒙古国等伙伴关系会员国家的参会者提供机会,学习北京建设和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成功经验,并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言嘉宾进行了活跃的互动和讨论。
在宜可城东亚秘书处的邀请下,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李春梅女士于 2021 年 3 月 11 日出席了线上研讨会上并发言,分享了北京市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验。
作为中国首批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之一,北京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的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脱变过程。通过借鉴多元的国际经验,将相关实践本地化,从而构建了符合当地情况和需求的政策机制和法律规范框架。北京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开市,而其成功的经验更为拟于 2021 年启动的中国全国碳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 / 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N509FZ
研讨会上,李副处长介绍了北京为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制定的法规和规范,这些法律框架已被证明为确保市场的运作和流动性提供了基础。北京是中国所有碳交易市场试点城市中,唯二具备碳排放交易相关法规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市级法规针对企业超标排放所定下的罚则,促使企业必须积极通过参与碳市场交易以完成履约任务。同时,她还强调了与企业互动和沟通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北京市如何赢得了企业支持的经验。
另外,李副处长也指出,城市和各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在建立合理且有效的配额机制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为反映不同行业部门的特性和差异,北京市制定了近 20 条有关配额分配的指导细则与办法,并采用了三种配额分配方案。因此,各个行业也都有特定的监测、报告和核查(MRV)系统。
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有助于鼓励居民采取零碳生活方式。北京市民可通过出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所获得的碳信用额度,参与碳市场的交易活动。这类交易主要通过线上中介平台进行,将从市民端收集来的碳信用额度,在碳权市场上公开出售。
与会者特别想了解和学习北京市在构建和实施碳交易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对此,李副处长指出,在构建和启动碳交易市场初期,公私部门之间对于排放权交易的认知差异是个较大的障碍。当时,私营企业对于碳权的概念尚不熟悉;而分管碳排放的政府部门官员对于金融市场的交易模式也还未深入理解。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政府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安排了一系列紧凑的能力建设和培训活动,邀请到国内外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以协助北京完善建立交易机制。
2019年,北京市代表(左三)受邀在 COP25 边会上分享北京市建设和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成功经验
在历经七年、三个阶段的实施之后,目前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覆盖了电力、热力、水泥、石化、交通运输、服务业、工业等七大行业,纳入 900 多家重点排放单位,约占全市碳排放总量的 40-45%。至今,北京碳交易市场的配额和碳信用额度交易累计成交量已超过 6,800 万吨,平均价格为每吨二氧化碳约 60 元人民币。
事实证明,北京碳交易市场是能够激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和促进能源效率的有效工具, 市场机制在奖励绿色低碳的“领跑者”企业。 北京公交集团于 2016 年纳入碳市场管理,由于积极推进低碳排放的电动车、天然气车替代高碳排放的柴油车,与 2016 年相比,2019 年柴油消耗量下降近 50%,碳排放强度吨 CO2/万公里)下降了 6% 以上。2020 年,北京公交集团富余 5.4 万吨碳配额,市场价值近 300 万元,显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在促进减排工作方面有显著成效,更让企业有机会通过交易获得经济收益。
北京公交集团通过投入电动公交车,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会议结束前,李副处长特别为有意建立碳市场的其他国际城市提供了以下务实建议:
- 法律框架和政策顶层设计是碳市场的坚实基础;
- 详细分析和掌握历史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助于城市识别重点领域并合理发放配额;
- 能力建设与培训永不嫌多——举办越多涉及不同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对顺利运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越有帮助。
北京碳交易市场的前景一片光明。除了北京市内13座发电厂将转纳入即将启动运行的全国碳市场外,其余的重点碳排放单位皆将留在北京碳交易市场中。另外,北京也正计划将城市物流和航空领域纳入碳市场监管范围,并考虑采用区块链等创新技术来提高交易透明度。随着不断创新和扩大参与范围,中国首都北京正朝着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稳步迈进。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将继续支持北京和其他亚洲城市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和实现净零排放的雄心。秘书处团队将基于宜可城开发的“碳中和框架工具”(Carbon Neutrality Framework),协助城市共同改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质量,实现从化石燃料行业撤资,并通过碳补偿机制抵消无法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更多信息,请联系 iclei-eastasia@icle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