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迈向生生不息的城市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为全球各地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层面显著的影响。站在第一线近距离服务人民的地方政府,也在面对疫情的同时,调整了工作方式和重点,期望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流行病对城市活动带来的影响。
随着疫情逐渐趋缓,城市在进入后疫情时代应开始理性反思,人们赖以维生的城市系统在面对重大的突发危机时,是否能展现足够的定力,随时准备好吸收冲击和压力,并在从中恢复的同时,保持其关键功能、结构和特征,自瞬息万变中寻求适应,持续迈向蓬勃发展。
事实上,由于极端气候事件、自然和人为灾害,以及社会经济危机等突发状况频频发生,国际上近年来已逐渐开始重视韧性城市的建设。
2010 年,宜可城在德国波恩召开了首届韧性城市全球大会,回应地方和区域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引发、无法预测的各种冲击,对于开展综合型规划日益剧增的需求。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而言,“韧性(Resilience)”仍是相对新颖的概念,因此常被当作“适应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的同义词。但在过去十年间,人们认清了惨痛的事实:气候变化风险和灾难并非远在天边的威胁,而是可能为地方带来破坏性后果、当下亟需面对的现实。
气候变化虽是全球性的问题,但它所造成的惨重后果,却往往集中在都市地区,且对贫穷和弱势群体带来尤为严峻的影响。另外,地方政府还须面对地震、金融危机和社会政治分歧等非关气候的议题。基于这些因素,城市和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在将有关气候变化适应和社会经济的考量纳入整体韧性策略的过程中,承担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责任。
宜可城最新出版的《生生不息的城市:韧性城市的演进与发展》报告,通过回顾历届韧性城市全球大会,对过去十年间城市韧性议题的发展和主要行动作出了总体评价,期望为各地的政治领袖、专业人士、投资者,以及参与在韧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与公民社会代表提供参考依据,准备迈向下一个十年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