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迈向气候适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相当明显。为提升城市气候适应性,避免每年因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灾害损失加剧,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 2016年联合印发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并于 2017 年初公布了全国首批 28 个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目前,这些试点城市正积极开展适应性建设工作。
为协助中国城市探索气候变化适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因地制宜的行动计划,宜可城东亚秘书处携手联合国减灾战略署东北亚办事处和全球教育培训研究所(UNISDR ONEA/GETI)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于 12 月 11-12 日在北京为中国城市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迈向气候适应–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培训”。
培训由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朱澍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国际处处长仝贵婵在致辞中强调了城市气候适应建设工作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希望试点城市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姜彤和副研究员翟建青介绍了中国城市气候灾害风险的变化趋势,以及对 293 个城市的风险和韧性的初步评估结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部负责人杨秀分析了目前试点工作的进展和不足,并在协调机制建设、风险评估、目标和行动设定等方面对试点城市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副总工程师任希岩阐释了城市规划和气候适应性的关系,强调了长期规划中应纳入对气候变化的考量。
宜可城大洋洲秘书处主任 Steve Gawler
培训首日,宜可城大洋洲秘书处主任 Steve Gawler 作为培训专家向中国城市介绍了宜可城气候适应型城市方法学和工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技术顾问蔡含多和瑞士驻华大使馆国家项目官员霍莉分别分享了国际气候适应案例。另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广元市、合肥市和常德市也分享了各自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方针和措施。
Steve Gawler 在城市整合型气候行动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协助多个印度尼西亚城市和亚洲大小城镇统筹设计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减少项目,和执行城市低碳发展项目。他首先为参与培训的 15 个中国城市代表们梳理了气候减缓、气候适应和城市韧性等概念,及其彼此间的相互关联,并通过宜可城气候适应型城市(ICLEI Climate Adaptive Cities)方法学,由浅入深,逐步带领地方政府代表分析他们所在城市当前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和潜在风险。
城市代表通过宜可城气候适应型城市方法学,重新检视地方面临的气候威胁
宜可城气候适应性城市包含分析、行动、加速等三大模块,底下再细分为九大步骤和数十个分解行动。Steve Gawler 表示,地方政府往往需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才能走完全部流程。一个上午的培训课程虽仅够地方政府代表们对其城市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初步分析,但过程中,已促使城市代表们重新思考地方的气候威胁,以及在制定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时,应参与协调的政府单位与人员,和应咨询的利益相关方。
UNISDR 的 Ana Cristina Thorlund 指导城市代表使用韧性城市记分卡工具
培训次日由联合国减灾战略署东北亚办事处和全球教育培训研究所(UNISDR)的 Ana Cristina Thorlund 介绍“让城市更具韧性”活动,并逐步指导地方政府代表学习使用联合国减灾署所开发的韧性城市记分卡工具。通过实际练习和充分的小组讨论,参与培训的城市代表不仅得以认识新工具,更有机会与其他城市进行交流,在迈向气候适应的路上,相互扶持和分享经验。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未来将持续为中国地方政府提供气候适应相关能力建设培训,并走进地方,协助城市制定符合地方需求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并促进中国城市和国外城市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
城市代表通过小组讨论和工作操作,重新检视地方的气候适应性和城市韧性